切莫好心做壞事

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已經超過一個月,綜合各區的情況,反應大致上都頗一致。短線炒家退出市場,長線投資者減少入市,用家則影響不大,仍然會因心頭好而高價入市,成交量因而減少了。在用家比例較高的市場,成交量下跌了20-30%,在投機或投資者較活躍的市場,成交量下跌了40-50%不等。如果政府只以遏抑投機活動為今次措施成功與否的量度標準,可算空前成功。基本上「額外厘印費」已經趕絕了短線炒家。
不過,樓價在各區均沒有顯著下跌的趨勢,反而樓價在少部份業主急售套現之後,已經平定下來,現在買家在市場已經很難找到比市價平5%的樓盤。不但如此,根據筆者在市場跟不少投資者接觸,他們大部份固然已經停此買入單位,亦同時停止出售手頭上的存貨。正如曾司長所言,金融市場「這種不正常的環境,不可能長期持續,一旦利率回升,資金大量流走,就會令資產價格逆轉。」投資者認為,舊的存貨不需付「額外厘印費」可隨時因市場變化而出售。相反,新買入的樓盤則受到新措施影響而受縛2年。「一動不如一靜」,與其一賣一買失去靈活性,不如持有或租出舊的存貨算了。
筆者預期在兩三個月後,市場上可供用售的樓盤因投資者及投機者退出市場而大量減少。如果當時的金融市場客觀形勢不變,用家仍然會受到低息及高通脹預期而入市,樓價只會繼續上升。如果情況真的一如筆者所料,政府又會否「果斷地推出更嚴厲的措施」去回應樓價繼續上升的現象?正如曾司長所言,今次措施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曾司長一定明白非常措施一定有非常後果。正如「額外厘印費」在樓價下跌時都增加資產下跌的殺傷力。
政府應該明白樓價在趕絕炒家之後仍然繼續上升,是完全受客觀金融市場影響,並非由投機炒賣引致。任何更嚴厲的措施也只能收一時之效,但一旦未能及時收回適應金融市場的變化,對業主造成的傷害可能比「八萬五」更甚。

李峻銘 – 主席及行政總裁
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

放盤 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