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因素多 業主宜冷靜
負面因素多 業主宜冷靜
過去兩個多月,香港各區都有不同的示威活動,令物業的成交宗數大幅下降。根據各代理的報告,十大屋苑周末的成交宗數,都只是個位數!遊客區商舖的租金,更是大幅下調。新的租金下跌 3 成或以上的,比比皆是。財爺陳茂波更揚言,香港的經濟正處於「三號風球」的警戒中,擔心政治運動再持續,香港 2019 年的經濟增長會是零。 受到上述的負面消息充斥,部分業主心態變得悲觀,加
世界紛爭不斷 投資者宜關注
世界紛爭不斷 投資者宜關注
過去兩個多月,香港連串的社會運動,令絕大部份香港人都聚焦在本地的遊行示威,衝突抗爭當中,往往忽略了世界各地也在發生不少重要的改變,對投資的大環境也產生巨大的影響。 首先,日本跟南韓正發生貿易爭議。日本首先限制三種高科技材料出口,嚴重打擊三星等南韓大企業,甚至南韓出口也會受到重創!南韓國人固然十分憤怒,開始發起抵制日貨行動。日本亦正式宣佈七月廿八日起把韓國從
投資內地房產 經驗分享
投資內地房產 經驗分享
筆者執筆時,正在昆山市,為賣出物業進行網簽等手續。筆者在 2015 年底,購入此昆山物業。四年時間,漲了一倍,也收了三年的租金。今年筆者先後賣出成都及昆山物業,獲利也不錯,轉而買入佛山及珠海物業,在此跟讀者分享一下經驗及想法! 投資房地產,筆者一向喜歡在周期的低潮時購入。上一次是 2014 至 2015 年,國內的房地產不景氣,例如昆山這物業,平米不需壹萬
樓市兩極化 豪宅受考驗
樓市兩極化 豪宅受考驗
上月政府公佈了未來 3 至 4 年私樓供應維持 9.3 萬伙,連續 5 季維持不變。表面上好像告訴大家供應充足。但是,大家再將數字詳細分析,數量減少最多的是「預售樓花」。由上季 6.2 萬伙減至 5.3 萬伙,大減 9,000 伙。反映發展商過去一季力谷樓花銷售的成績見效。同時「隨時動工的熟地」這一項卻由 2.2 萬伙大增 8,000 伙至 3 萬伙,再加上
向暴力說不
向暴力說不
上周日,元朗發生了集體襲擊傷人事件,施襲者被指「無差別」地於元朗站外、站內、甚至車廂內大打出手,造成多人受傷,令全港震驚! 過去兩個月,暴力事件頻生:包圍警總、衝擊立法會、包圍中聯辦等等。目標都是政府機構,對象也只是警務人員。但今次殺入社區,禍及不少居於在元朗的居民,對普羅大眾,構成極大的恐慌。事件由政治性質,蔓延至影響民生,造成治安問題。 更重要是事件
雖然很窮  但可以很快樂(下)
雖然很窮 但可以很快樂(下)
雖然哈薩克及烏茲別克並不是筆者所想那麼落後,但畢竟是第三世界,很多設備都是蘇聯時代遺留下來,像中國 80 年代剛開放時候的狀況。大家可以想像 1991 年蘇聯倒台,這些加盟國各自獨立。各國種族不同,為了爭奪地盤、資源利益等等,隨時發生內戰,就如巴爾幹半島與南斯拉夫一樣,內戰至今仍未安全平息,甚至民不聊生,但戰爭在這裡並沒有大規模爆發。反而中亞五國各自尋找自己
雖然很窮  但可以很快樂(上)
雖然很窮 但可以很快樂(上)
筆者七月份去了中亞的哈薩克及烏茲別克旅遊觀光。選擇這個冷門地點是因這處正是習近平所倡議的「一帶一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當今發展如何,令筆者產生好奇!想親身體驗一下。 出發前,筆者心中估計這裡位處沙漠,名不經傳,應該相當落後。但實情是這裡的城市都處於沙漠邊緣的綠州,物產豐富。除了缺乏海鮮之外,其他蔬果牛羊都不會缺乏。哈薩克更因有油田開採出口,政府更能
下半年樓市展望
下半年樓市展望
差餉物業估價署剛公佈 5 月份私人物業樓價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報 396.8 。其實香港樓價踏入 2019 年已經連升 5 個月,累計升幅達 10.4%,完全收復 2018 年下半年的調整! 香港樓價的升跌跟中美貿易戰的情況息息相關。年初特朗普一直表示協議進展良好,令市場一片樂觀,升個不停。但當特朗普在 5 月突然變臉,中美談判停止,令香港物業的交投在 6
投資心法完結篇
投資心法完結篇
過去兩個星期,筆者跟香港人一樣心情忐忑不安。擔心年輕人受到傷害,又擔心香港未來的穩定與管治 ,希望形勢能夠盡快平復! 激情過後,不少香港人會感到危機、擔心。許多人都會從新審視人生的規劃!亦無可避免改變現有的投資及未來的計劃!筆者聽到身邊不少朋友表示對移民的興趣增大了。除了傳統的美加澳之外,也探討移民台灣、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可行性。 最近,樂壇天
再談投資心法
再談投資心法
香港投資市場受中美貿易戰及「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政治事件所影響,彌漫著不明朗因素。 不少投資者都會在討論及預計。中國習近平主席跟美國總統特朗普在 G20 峰會會否見面?又會否有協議?會估計不同結果帶來的影響會怎樣?美國聯儲局會否減息?今年內會減息幾多次?股市因何會上升?樓價又會否持續上升? 投資者為了賺取最高的回報,會就身邊發生的事情,作出種種預測,這時
投資的內功心法
投資的內功心法
上星期筆者有幸出席香港奧國經濟學院 4 周年晚宴。席上有不少重量級講者分享投資心得,值得在此跟讀者分享,也許有所裨益。 其中一位基金經理分享投資必勝術,大家未必相信有此必勝術。但相信與否,也有不少投資者在研究不同的方法去增加自己投資獲利的機會。有些會用基本分析、有些會有技術分析、有些會用電腦程式進行交易。筆者將所有這些統稱為「外功」,正如金庸武俠小說的招式
畢加索推銷術 業主可借鏡
畢加索推銷術 業主可借鏡
畢加索是著名極少數能夠在生前打響名堂,「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原來成功非僥倖,他是值得大家學習的營銷專家。 畢加索是西班牙人, 19 歲便隻身去巴黎賣畫。但他寂寂無名,當然無人光顧。他生活艱苦,甚至要燒掉自己的畫作取暖。他為了讓畫廊的老闆對他有興趣,他利用手上僅餘下的少量金錢,聘請一些較年長、外貌較成熟的大學生每天到畫廊,並問「你們有畢加索的畫賣嗎?」、「
中美政治鬥爭升級思想宜樂觀 行動宜保守
中美政治鬥爭升級思想宜樂觀 行動宜保守
五月間,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談不攏。特朗普錯估形勢,以為將關稅由 10% 增至 25%,中國便會就範。由於中國不妥協,就將貿易戰轉至科技戰,處處以打擊華為及其他中國科技公司,以威脅中國。 純以貿易戰而論,大家都是經濟計算。簡單來說,只是錢的問題,談判成功的機會大。但當今的貿易戰,是針對國產公司發展而部署、以打擊中國的科技發展為目的,令整個事件更加政治化。國內已
「虛擬」代理的機遇與挑戰
「虛擬」代理的機遇與挑戰
香港政府最近批出八間「虛擬」銀行牌照,預計未來六至九個月,全新「虛擬」銀行便會推出服務。有別於傳統銀行,它將不提供實體分店服務,大大減少租金及人力的成本。「虛擬」銀行便可以將此回饋於用户:收費較傳統銀行便宜、存款及貸款利率亦會更優惠。對於善用科技的青年一輩,相信會受歡迎。無論如何在銀行大排長龍的經驗,相信無人會喜歡。銀行也可藉此削減成本,相信是一個雙贏的發展
中美談判觸礁 有助樓市降溫
中美談判觸礁 有助樓市降溫
五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突然「變臉」,要對中國 2,000 億的貨品立即加徵關稅。稅率由 10% 增至 25%,並把責任推向中方,指中方違反之前的承諾拖延談判。 雖然筆者由始至終都相信中美貿易是可以達成和解協議。就在 2018 年底,筆者也曾在此專欄發文 「呼籲」讀者冷靜!不要恐慌性拋售物業,並明言待消息明朗,樓價便會雨過天晴,大幅反彈。 但筆者也不相信中
珠海成大灣區 置業新熱點
珠海成大灣區 置業新熱點
自從港珠澳大橋通車,珠海便跟香港在陸路上連接了,兩地的往來比以前方便得多。區內的物業成交數量也大增,三月份珠海住宅成交 3,401 套,比二月份大增 123%,同比也增長 48%。部份樓盤未開售,已經連夜有買家在售樓處門外排隊,搶購心儀單位,近年罕見。 因此筆者昨天到訪珠海西斗門區,順道也買了一套住宅。筆者一些朋友也問購買珠海住宅的原因: 首先,珠海是一
空置稅將至  一手平過二手
空置稅將至 一手平過二手
自從今年樓市轉旺,發展商主力用招標形式出售貨尾。上周首次有大型新盤——海日灣 II 期公佈價單開售。發展商也回應政府的要求,用抽籤形式發售 295 個單位,結果吸引了近 5,000 個登記。而且今次每位買家最多只限一個登記,絕無水份,也是近年極受歡迎的樓盤之一。 今次登記火爆,除了價錢合理外,主因是價單中,有 54 伙 400 萬以
招標欠公平 抽籤靠運氣
招標欠公平 抽籤靠運氣
自從今年初,樓市剛剛開始復甦,不少發展商開始利用招標形式出售手頭上的貨尾盤,有別於以往招標形式大多出現在罕有貴價物業的交易上。  筆者估計今年年初,樓市屬於剛轉角,發展商在訂價上頗有難度,不知道市場的買家可接受什麼價位,於是利用招標去測試市場價錢,本來也是無可厚非。可惜的是,招標的形式被濫用,連500萬元的上車盤,也大量利用招標形式出售,引致社會
中山天價車位 投資宜謹慎
中山天價車位 投資宜謹慎
最近大灣區有不少車位在香港推廣發售,最近一則消息,觸動了筆者的警覺。一個中山樓盤發售車位售價由 29 萬至 108 萬不等,雖然小區屬於高尚地段、又有優質校網,筆者 4 年前也曾購入單位,樓價不足百萬。單單是車位竟然可以賣至高達 108 萬,豈不是車位貴過單位?經筆者詳細了解,原本 108 萬的車位,屬特大車房,可泊 3 至 4 輛車。但最平的車位也要 29
英國脫歐困局 物業投資謹重
英國脫歐困局 物業投資謹重
明天4月12號便是歐盟給予英國脫歐的最後限期,英國國會至今,仍然無法就脫歐通過一個方案,而英國首相文翠珊正在努力游說歐盟再一次將脫歐限期延遲至 6 月底,以便她與工黨談判,爭取時間通過脫歐協議。 現在的英國脫歐政局,可謂像霧又像花。即使限期在明天將到,究竟能否脫歐還是會留在歐盟?軟脫歐?還是硬脫歐?統統都有可能?令人摸不著邊際! 其實,英國自從成
代理盈利差 變革難避免
代理盈利差 變革難避免
上周中原及美聯均宣佈其 2018 年的業績。美聯營業收入為 50.1 億,比 2017 年下跌 5.4 %。盈利 5,813.4 萬元,比去年下跌近七成。盈利只佔營業額的 1%。 中原的情況,表而上好像理想很多,包含中國的營業收入 189.83 億,只計香港則是 54.74 億,增長 9 %。而盈利為5 億,下跌 52 %。若再仔細分析,中國部份有虧損 1
「明日大嶼」解決擠迫意義大
「明日大嶼」解決擠迫意義大
農曆年假過後,樓市又一洗頹風。二手住宅樓價節節上升,樓價指數又再攀升,不少業主更反價封盤。再加上美國聯儲局在周四稱,今年不會再加息,並於8月停止縮表,利息上升的風險大大減低,樓價再創新高,似乎指日可待。樓市只是輕微調整了不足半年,已經又再回升。對於未上車的年輕人,上述絕對不是好消息。 樓價上升的因素眾多,外圍利息影響,香港可以處理的空間很少。所以,有效壓抑
一手市場當旺 代理轉型靠心態
一手市場當旺 代理轉型靠心態
無可否認,地產代理在物業買賣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以往九成的住宅買賣都是二手市場,代理往往需要先了解買家的要求,然後在市場上尋找合適的放盤、經過視察物業、買家睇中心儀目標,再進行議價。經過幾番討價還價之後,一旦價錢議好,再協助雙方簽約作實!但隨著政府推出的壓抑樓價措施,二手成交宗數也越來越少。反而有利於一手市場冒起,成交宗數也越來越多。往往成交宗數比例達三分一
降溫下的溫哥華樓市
降溫下的溫哥華樓市
筆者剛剛在上周到訪溫哥華,所以順道了解一下市況。透過媒體也知道溫哥華的樓市,自 2018 年 3 月開始調整。觸發點跟政府的打擊措施有關。例如,海外人士置業的特別稅率,由15% 增加至20%、推出空置稅——由首年 0.5% 遞增至每年 2%。不但稅金增加,銀行貸款也推出更嚴厲的壓力測試,令一向倚靠海外買家的樓市急速降溫。卑斯省成交宗數
放盤 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