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樓市穩中存變
2021樓市穩中存變
2020 年轉眼間又到尾聲,本文見報時已經是聖誕前夕,又係時候回顧一下本年樓市,及展望來年趨勢。   去年筆者曾預計 2020 年不同種類的物業,會出現不同的表現。工商舖大幅下跌,1,000 萬以下住宅受惠政策平穩;而2,000 萬以上貴價樓就下跌。2020 年的物業走勢跟筆者
珠海樓價升幅大來年升幅持續
珠海樓價升幅大來年升幅持續
政府在施政報告各項措拖中,令筆者最關注的是港珠澳大橋將不設限額,讓香港單牌車直接駛進大灣區,每次限期 30 天。這肯定對珠海,甚至整個粵西物業帶來無限憧憬。   2020 年初國內率先發生疫情,令大家難以返回內地。珠海物業也跟隨大市轉靜。這一年缺少了香港買家,珠海物業價格下跌,自然是合理聯想。但事實剛剛相反,過
落實施政報告 香港經濟再起飛
落實施政報告 香港經濟再起飛
上周提到施政報告雖然關於私人房產的著墨不多,但當中有關如何為香港注入經濟新動力的措施,實際上與香港樓市關係密切。   香港經濟要再起飛,融入大灣區已經是唯一出路。香港要保持在航空樞紐的優勢,以往在大灣區,有深圳、廣州、珠海及香港,四個機場空域有限,是機場發展的樽頸。入股珠海機場是重要的關鍵。筆者著眼除了多了跑道於國內航線配合之外。香港跟
施政報告房屋政策側重公屋 私樓欠奉
施政報告房屋政策側重公屋 私樓欠奉
林鄭特首為配合中央對港政策而延期公佈的新一份施政報告,終於在上周發表!筆者當然最關心自然是房屋政策。市場曾經盛傳會放寬 1,000 至1,500 萬元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由現時的 5 成,利用按揭保險計劃,額外增加兩成,令按揭總數達至樓價七成! 結果傳聞落空,施政報告對此隻字不提!  
防疫措施錯漏百出改善施政必須問責
防疫措施錯漏百出改善施政必須問責
香港的新冠病毒疫情本周又再爆發,確診人數大增,香港又要收緊各項隔離措施,再度重創已經疲弱不堪的經濟,也令抗疫已久的市民身心更加疲倦。   根據報導,今次疫情的觸發點,也是外地傳入。但跟七月時第三波的病毒株不同,今次驗出帶 GH 型病毒,與印度及尼泊爾的個案相似。部分來自這些地區人士在香港機場檢疫中呈陰性﹐便可以自行坐
螞蟻上市觸礁的啓示
螞蟻上市觸礁的啓示
11月11日是中國著名的光棍節,也是阿里巴巴的淘寶大做生意的日子,但同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在 11 月的世紀 IPO,集資全球破紀錄的 A+H 股,中港兩地同步上市,卻出現上市前一天夭折。筆者也總動員全家各成員入票抽籤,螞蟻如果如常上市,估計也會帶來短期可觀的收益!   市場盛傳因馬
拜登當選對資產市場的啓示
拜登當選對資產市場的啓示
上周美國總統大選,全球矚目。經過近一個星期的點票,拜登應該穩奪足夠的選舉人票,估計可以順利當選。其實,特朗普跟拜登特爭持相當激烈,選前民調幾乎一致認為拜登會勝出,但在點算親身投票的時候,特朗普竟然是領先的一方。直至點算郵遞投票,拜登才反敗為勝。所以,直至筆者執筆時,特朗普仍未肯認輸,認為民主黨是舞弊,揚言要行使司法程序推翻選舉結果。 在十月中之後,不少
舖位售價租價大跌 買家忙於尋寶中
舖位售價租價大跌 買家忙於尋寶中
  本港疫情最近稍為緩和,筆者也趁機在各區走一走,大家不難發現各區的舖位都出現大量吉舖,尤其是過往自由行熱門旺區如銅鑼灣、灣仔及油尖旺等等。粗略估計,吉舖佔三分一以上;民生區情況似乎好一點,吉舖少於20%。   舖位主要是投資產品,以出租為主,售價自然也取決租金的高低。市場流傳不少核心旺區的租金大幅下跌的個案,部份跌幅更
經濟不景新盤搶購 購買充沛之謎
經濟不景新盤搶購 購買充沛之謎
大圍站上蓋新盤推售,吸引了超過 22,700 票認購。毫無疑問,樓盤將會一Q清袋。而且,也帶動全城熱話,在疫情當道的今天,何解會有這麼多人認購單位?   以往國內同胞很容易成為代罪羔羊,但今次香港仍在閉關,國內客參與可謂鳳毛麟角的情況下,相信絕大部份買家都是本土購買力!可能大家都會認為在裁員減薪的大背景下,購買力應該
柏傲莊熱賣  有助買家信心
柏傲莊熱賣 有助買家信心
大圍站上蓋物業——柏傲莊周末周日分兩天開售。周末主要是開售大手客及三房單位;周日則開售兩房單位,正如市場預期,391伙迅速沽清。這個樓盤打破了 97 年多項紀錄:已入票量多達 2,270 票及掛隊睇示範單位時間長達 8 小時。首度開售卻沽 391 伙,套現
新盤熱  綠置居冷  帶出配套重要性
新盤熱 綠置居冷 帶出配套重要性
本星期樓市熱話,一定係大圍站上蓋住宅開始入票登記,短短兩天已有 7,000 個登記,創下 2013 年 4 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實施以來兩天收票最多的新盤。讀者可能懷疑又是否發展商利用發水票谷大登記量而已!事實上發展商要求嚴格,透過網上登記,所有資料又要核實,抽中的客人必須購買,不可轉名。所以
iBond 抗通脹 有姿勢 無實際
iBond 抗通脹 有姿勢 無實際
政府剛宣佈今年會重推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年 iBond 的最低保證息率,由以往的 1 厘大幅提升至 2 厘。香港經濟受疫情打擊,出現通縮的機會很大。銀行的港幣存款息率接近零息。相比之下,iBond 似乎很有吸引力,但若從實際角度考慮,iBond 是否能夠「抗通脹」?
K型股市  K型樓市   K型社會
K型股市 K型樓市 K型社會
  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指數(SPX,下稱標普)由今年 2 月 19 日創下新高: 3,337 點,卻在同年 3 月 23 日又大跌 2,237 點,實現了歷史上最快的跌幅。但經過 6 個月的反覆上升,
中美脫鈎 台海戰爭香港樓市時日有幾多?
中美脫鈎 台海戰爭香港樓市時日有幾多?
中美關係由貿易爭端發展至中美脫鈎,繼封殺中興、華為,最新打壓對象是 Tik Tok、WeChat,美國下一步應該是打台灣牌了。   中美之間最近發生兩件大事。首先,是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Keith Krach)訪台。其次,就是美國駐中國大使特里·布蘭斯塔(Terry Branstad)突然離任。克拉奇訪台,當然是
建構海外「新香港」說易行難 痴人說夢
建構海外「新香港」說易行難 痴人說夢
國安法通過後,英國推出 BNO 移民新法,令不少人都在討論移民途徑。除了傳統的移民方法外,更有港人提議集體移民,其中由高廣垣先生牽頭,選址愛爾蘭買地建造「新香港」,移植香港的制度,讓香港人自治,成為近期熱話!   其實這種類似構想,早在 1985 年中國公佈會在 1997 年正
住宅樓價短期受壓供不應求長線看好
住宅樓價短期受壓供不應求長線看好
自從疫情第三波在七月份爆發,住宅樓市開始轉弱,限聚令睇樓量下跌,部分業主也開始擔心疫情會繼續長時間困擾經濟,業主減價求售遂變成主流。部分業主也因生意周轉不靈,也被迫大幅減價求售。另外一類就是外國人離港回老家,由於有時間限制,也是肯接受大幅還價的業主。雖然這類成交的個案實際數量不多,但卻往往能搶得讀者的眼球及注意力。加上買賣的成交量減少,估計住宅樓市在今年疫情
適時調節按揭辣招有助買家置業安居
適時調節按揭辣招有助買家置業安居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影響,無論新盤開售及二手市場的成交量都大受影響。估計八月份各類物業(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舖)的買賣合約宗數只有5,500 宗,按月跌27%,是近4 個月來新低。限聚令使到睇樓活動大減,成交量自然下跌,成交價也自然好不了。十大二手屋苑龍頭太古城樓價更連續三個月下跌。最新平均呎價跌破2 萬元正;而天水圍嘉湖山莊
南韓樓市火熱掀「恐慌性」搶購潮
南韓樓市火熱掀「恐慌性」搶購潮
香港樓市瘋狂搶購潮,大家可能已經見怪不怪。香港物業已經常被媒體報導,為全世界最貴的城市!但在南韓,樓價最近幾年也是節節上升,升勢愈升愈有。即使南韓政府在過去3 年,累計已頒佈了23 項不同的辣招,南韓首都首爾的樓價,並沒有回落。2020 年7 月首爾公寓的平均售價已經突破10 億韓元,折合港幣超過650&nb
齊心抗疫愛香港東方之珠再發光
齊心抗疫愛香港東方之珠再發光
香港正受到雙重打擊,一方面是疫情令社會停擺,人人在家工作,減少接觸。餐廳晚市停頓,經濟自然每況愈下!另一方面,又受到國安法實施,英國及澳洲都在搶香港人才,提供各式各樣的特快移民途徑!日本也在討論如何吸引香港金融人才,令不少人懷疑香港能否保持過往的繁榮,東方之珠的光芒,能否繼續發光發熱?   筆者反而對此抱樂觀態度。自2003 
國內房產市場大代理發展前景佳
國內房產市場大代理發展前景佳
市場盛傳貝殼找房(國內最大的代理平台),正準備在美國上市。媒體上流傳更多具體及財務資訊,可供參考!   根據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的推算,中國房地產在2018 年的總市值是321 萬億,相當於美國市場的2.4 倍。根據筆者的估計,香港房地產的總市值大約是20 萬億,香港是全國的十六分之一而已!全國
疫情改變世界數碼轉型擋不了
疫情改變世界數碼轉型擋不了
香港疫情第三波持續,確診人數並未有下降。政府一再收緊防疫措施,餐廳食肆雖然回復了日間堂食,但生意仍然淡靜,可能大家都習慣自家帶飯或者外賣了!   其實,疫情相信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學習及適應當中。筆者估計有一些行業是無法恢復疫情前的形勢。   首當其衝當然是旅遊相關的,尤其是公務旅遊。當大家發現用 Zoom
疫情改變世界投資組合要留神
疫情改變世界投資組合要留神
疫情在全世界不斷升溫,感染及死亡人數屢創新高。香港的情況也不樂觀,每天過百宗本土感染,不少更是源頭不明,證明病毒已在社區爆發!   筆者執筆時,政府剛宣佈餐廳食肆的堂食禁令,伸延至全日,食肆的生意將受進一步打擊。未來一年,食肆倒閉潮將無可避免,熟食外賣或半製品外賣將會成為食肆的救命草。   財爺陳茂波也公開在網誌中
疫症社區大爆發齊心互助渡險境
疫症社區大爆發齊心互助渡險境
剛剛上星期才寫完疫情一波接一波,不幸言中,香港出現第三波疫情,確診人數每天都超過100 人,而且不少源頭未明,這說明病毒已經在社區存在一段時間,並且擴散至社區的不同角落。   香港本來已經有一段長時間無確診個案,所以大家估計病毒多數由免檢疫人士帶入社區之機會最大。政府漏招,責無旁貸。除了要立即堵塞源頭之外,大家又要實施更嚴格的
疫情反覆 一波又一波資產升值 一浪接一浪
疫情反覆 一波又一波資產升值 一浪接一浪
香港疫情反覆,又要收緊「限聚令」,大型活動取消,連食肆晚市也要取消堂食。對經濟回復,無疑是一項重大打擊。美國的情況更差,單天確診人數數字已超越七萬,屢創新高。全球確診累積人數也達1,300萬人,每天新增人數也超過 20萬人。連特朗普也要屈服,在公共場合帶口罩,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也確診了。經濟活動只要稍為放鬆,疫情又隨時反彈。 在此疫情不斷擴散的背景下,重啓經
放盤 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