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是投資? 是消費?

「買樓」究竟是投資還是消費?坊間常有著不同的說法!筆者認為要作一分析,先看買家置業的目的。若買樓作收租之用,明顯是純投資行為。買樓出租,就像是購買股票一樣,除要計算每月租金收益外,還要計算物業將來的升值潛力。若投資者購入市中心繁榮地區物業,租金較為穩健保值;而選購新開發區則可隨著交通配套日益發展,令物業升值潛力較大,但相對風險較高。
但若租樓自住,則一定是純消費行為。因為租樓只需考慮該物業地區及單位本身是否合適,自己能否支付租金,若感單位不再合適亦可於租約到期後搬遷,彈性較大。不過,若是買樓作自住,則既是投資又是消費,情況會較為複雜。假如一名租客因見利率長期低企,或看到樓價不斷上漲而決定入市置業,撇除首期負擔,以現時利率計算,租金與供樓支出可能相差不遠,利用租金作為供款,待完成供款,物業便屬於自己,表面上可謂一舉兩得,非常划算。
然而,各位準買家不要單從以上層面看,而要多考慮不同變數。首先在每月負擔上,供樓支出會隨利率變動而月月不同,而租金支出會較為穩定,若業主加租,租客亦可選擇不再續租,相反買樓供款長達10-20年,樓市實有起有跌,買家實應量力而為。
此外,有些人誤以為買樓自住亦算是投資,認為買貴一些亦只多投資一些,結果買入一個太貴的單位,即造成「過度消費」,萬一息率上升,便會為買家造成很大壓力,最後有人為了供樓而花上一輩子,放棄了所有娛樂及享受,實不太值得。
買樓作自住亦令彈性減少,供樓往往要花上10-20年,當中會經歷人生多個階段,例如結婚生子,家庭人口亦因此增加而需要較大的單位;到子女長大成人,又會陸續搬出居住,又不需這麼多空間。若有急需賣樓套現,或許會遇上樓市低潮,時機不合,手持物業變成高買低賣,最後令一個「投資」計劃變得弄巧反拙。
誠然,筆者不是反對市民買樓自住,畢竟擁有物業便有了自己的地方,亦有了安全感及歸屬感。只要明白買樓自住實有消費及投資成分,故不應過分奢侈,投資亦要考買家的眼光,「買樓自住」實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峻銘 – 主席及行政總裁 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

卖房 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