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招作用短 後遺症大

繼SSD及BSD後,政府再度出招推出乘雙印花稅(DSD),直接目的是要增加投資房地產的成本,有機會藉此而平穩急升的房價,並希望利用這招能改變市民對房價只升不跌的預期。
筆者認為今次DSD,徵收稅率由最高4.25%加至8.5%,雖然加幅達1倍,那4.25%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當然是個大數目;但在SSD 下,現今入市購買住宅的買家,大都是長線投資者,起碼預計持有物業最少3年或以上,額外約4.5%就不會趕絕所有長線投資者。何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筆者估計利用公司股份轉讓的情況會普及化,尤其是一些外地人士,他們有機會藉此減少高達23.5%的印花稅。當然,中間交易風險會因此提高。換言之,筆者相信新招除了在短期產生心理作用外,買家經過一輪觀望後,不少都會繼續入市。
然而,在QE不斷下,息口只要不上升,業主的持貨能力極強,加上林林總總的新稅項,亦打消不少業主的出售意欲,政府希望能藉此等行政措施,去改變大眾對房價只升不跌的預期,勢必落空。
相反,辣招背後的後遺症卻不少。首先,在過渡期因買家觀望,唯有由買轉租,租客突然增加,自然會推高租金,買樓收租客減少,意味可出租單位相應減少,短期必定把租金推升,租金一旦上升,實是易升難跌。
另一方面,政府為了顧及上車的需求,細價樓(400萬元以下)的稅率及按揭成數都較寬鬆,一定令此類物業的需求大升,漲價勢所難免,可惜上車客的實力一向較弱,一旦遇上政府預期的經濟環境逆轉,利息上升,他們受到的衝擊最大,情況令人擔心。
筆者預計,部份一向投機於工商物業的買家,因新招而轉投另類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這又是否政府樂於見到的情況?如果不是,政府又會何時出招打壓投機股票?香港自由市場的獨特地位又會否自此褪色?
李峻銘 – 主席及行政總裁
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

卖房 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