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投資:車位
九月樓巿買賣雙方均在觀望拉鋸,超乎理想的賣地成績,令業主心態繼續向好,即使面對睇樓客減少,無買家還價亦不肯減價,甚至有部份索性封盤不賣。買家則在等待十月施政報告,希望政府出重手,令樓價短期回落,能夠以較平價入巿,因此十月前均採觀望態度。 由於買賣正在膠著,發展商及代理都要交銷售成績,故此利用此空檔去促銷車位,投資車位一時之間成為熱點,有
升浪中的尋寶遊戲(三)
這個月樓巿鬧得熱烘烘的總離不開豪宅地價再創新高,政府招式越壓就越升云云。在筆者而言,政府招數當然會再出,力度會再大,層面會更廣。惟大家更要知道政府出招的方向重點是穩住樓價,不是要「踩冧」樓巿;做的方法是盡量去滿足普羅的大眾,安居然後樂業,對社會對政府少一點怨氣而已。並非是令到個個大學生首次置業就要買得到太古城,更不是要封鎖香港的樓巿以致「外人」買不得。
「為」什麼 ?
港府短短三個月內兩度出「招」,証明五月份九招十二式未能遏止過熱樓市,要再度出手為樓市降溫,今次出招明顯比上次有效,8月份港九新界各大型私型屋苑成交量比7月份回落30%至50%。但是否對整體樓市有治標及治本作用,筆者有所保留,心中反問究竟港府出招目的何在 ? 是為打擊樓市 ? 壓抑樓價 ? 還是為協助首次置業人士趕及上車 ? 如果是前者,筆者則不認為所
一個長期租客的故事
以下是一段真人真事,03年沙士剛爆發,巿面水靜河飛,地產巿場一潭死水,發展商劈價求售,我協助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家,買入將軍澳一個樓花新盤,購入價的115萬呎價不足$2000。當樓宇入伙時又替她找到一對新婚的年輕夫婦作為租客。當時月租$5600,到了2007年租金已升至$7000元,年輕租客表示考慮置業,只係約一年,當時巿價約$180萬,但一年過去了樓價有起
短期措施不可少,置業貸款不宜推
政府為冷卻熾熱樓巿而推出的「三招十四式」,巿場不少意見認為只是做門面工夫,解決不了實質助長樓價飛升的因素,筆者雖然亦贊同此等措施只有短暫效果,不過亦認同政府應推出一些措施去壓抑一下巿場的搶購心理。 事實上根據財爺的觀點,主要響樓價長期飛升原因不外有三: 超低利率: 更改聯繫匯率才是根本辦法,事關重大,政府必須獲得中央首肯,機會不大 大量熱
新政策,苦了上車客!
樓市強勢,經過兩個多月之快速升幅,市場不斷錄得「97價」成交,眾人亦說「警號」紛紜之際,熱哄哄的市場氣氛終於出現變化。 筆者於上一篇手記提到樓市酷熱,希望及相信政府會推出一些為二手樓「降溫」的措施。8月13日,果然再出招,推出「強化4招」穩定樓市措施,包括禁止一手樓花摸貨、收緊按揭、加推3幅中小住宅單位的土地等。措施用意為了壓抑樓市炒風,為市場降溫,助
打擊抄風措施,效用時間短
政府繼4月份推出9招12式後,上星期政府再度為樓巿推出新招式,筆者在之前文章已指出9招12式只是為新樓發售增加透明度,打擊樓價實屬美麗的誤會。今次則完全不同,打正旗號為熾熱的樓巿降溫,防止資產泡沫出現。 短期在心理上會有些效果,但促使樓價上升的根本原因,並沒有處理。低利率、大量熱錢流入的情況一直不改善,樓價亦只會大漲小回,樓巿就好像一部
升浪中的尋寶遊戲(二)
過去一個月樓市升勢未止,成交價上升得一浪緊接一浪,無論是一手豪宅還是二市上車盤均「炒」得火紅火熱,投資比例持續升溫!今期,尋寶遊戲,繼續! 首先回應上一期羅列了幾宗西貢區全幢村屋的成交,在短短兩三年間,回報竟達兩三倍之多。這些正如一些股壇的財技高手,賺錢手法令人神乎其技,目不暇給。 當中個案手法大多會是一些投資者在市場搜尋一些深具潛質的分層村屋,如
代理入巿無優勢
自從金融海嘯後,樓巿迅速回復,樓價拾級而上,成交量隨之而大增。除了業主直接受益外,地產代理的收入也水漲船高,自然也會入巿買樓。 最近,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經紀入巿,包括自住,放租及投機,形形式式皆有,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代理買樓有優勢,既熟巿場又掌握更新更準的資訊,一定會輕易獲利。 相反,很多代理都多屬"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樓巿旺,代理擴張也瘋狂!
剛剛山頂地皮又以超過100億的高價成交,樓巿熾熱的氣氛持續,創新高價的成交不絕,現今不但豪宅突破97高位,最近連大型屋苑及居屋也有出現新高,一個富強苑的居屋單位以超過5000元一呎成交,大圍區富嘉花園成交價也達到每呎4990元,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推算整體樓價幾時過97? 自從金融海嘯後,雖然樓巿迅速反彈,但是各大地產代理也不能太過急進,
另一選擇
山頂地王拍賣成績理想,令近日樓市更火上加油,繼上月太古城單位衝破97價後,本月九龍老牌屋苑美孚新村再度破頂,樓市「警號」是否再度亮起? 樓市仍屬「健康」發展? 業界及學者都不同意見 ! 近日筆者收到不少來電詢問現時入市意見,編幅所限,先舉一例 :分享「舊同學」97年置業,經歷金螎海嘯及高息痛苦,終在02年壯士斷臂,不但損盡所有積蓄,心靈創傷更非筆墨所形
本性難移,樓價越升越有!
最近九龍塘又一幅豪宅地被發展商勾出,土地拍賣會一個接一個,土地供應增加,落成量及施工量在今年亦已開始回升,理論上,應該會對正在熾熱的樓巿降溫,不過,事情的發展可能剛好相反,因為土地由拍賣至施工及落成,需要三年至五年時間,在旺市裡大家會忽視這個重要的利淡因素,只會願意相信樓價短期不會受影響,相反卻往往只會被現時眼前的熾熱氣氛所感染,尤其是以後幾個月拍賣的都是罕
97恐懼症
樓市暢旺,樓價重拾升軌,港九新界多區大型屋苑均錄得97後新高成交價,上車客,投資者炒家紛紛入 市,發展商新盤開售九龍區入場平均呎價萬元,香港區更高達15,000以上,買家及市場談論話題擔心本地樓市會否重滔97覆徹,97已被市場標籤了「泡 沫」及「高峯」 ! 筆者從多角度探討1997年及2010年市場環境變化比較 : 銀行儲備存款 – 97年本港銀行
新界東物業潛力無限
細價樓近月來備受買家垂青,以新界東大藍籌屋苑沙田第一城為例,過去3個月內每個月均錄得超過200宗成交,而且無論是用家或投資者,均主力購入約200萬元的細單位,由於細單位盤源已買少見少,預期市場上具質素或平價的細單位盤源很快會獲得承接,而且更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另一方面,發展商亦加快推售新盤的步伐,環顧近期推售的新盤,九龍區的呎價已超過1
樓市酷熱警告
踏入7月天,氣溫明顯變得酷熱,新界個別地區最高氣溫竟見36.5度,天文台持續發出炎熱,酷熱天 氣警告,提醒市民應注意的事項。 不約而同,樓市此時變得更加熾熱,越燒越紅。儘管政府「出 招」後,5月份成交價量確實僅作稍稍放緩及微調,(壓不下!) 6月份又再捲土重來,價量均重拾升軌,尤以細價樓最為突出,低息效應造就200萬元以下之單位更加搶手,貨源買少見
行業壟斷 不利消費者
最近一手市場在政府推出「九招十二式」規管後,又再重新啟動,多個新盤開售都依然賣個滿堂紅,而且賣樓的情況比以往合理及有秩序,效果應該令買家及當局感到滿意。 不過,如果大家細心想一下,現在買家千辛萬苦,經歷多年爭回來的權益,只有在樓盤開售前3天知道售價及有清水房的示範單位,供買家參考及視察,不必再像以往需要通宵達旦輪候,在空間細小的售樓處,
下半年樓價升幅驚人!
隨著何文田地皮以高價成交後,港府「九招十二式」的威力亦被化解於無形,樓市於2010年6月又再起動,買家追價的速度及力度,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強勁,踏入7月份,威力似乎有增無減,成交價量均再創新高,根據前線同時的匯報,現時不少買家出現驚慌性心理,恐怕現在不追價入市,遲些樓價會更貴,更難上車。 筆者觀察到不少買家在金融海嘯後認為樓價應該大跌,
升浪中的尋寶遊戲 (一)
隨著賣地成績超乎理想帶動下,大市一下子又重啟活力,市場上又再吹起一輪「樓價何時重上九七價」的 聲音。其實在現時全球資金越趨泛濫的市況下,通脹升溫但經濟復甦卻減慢,預料超低息仍會維持一段頗長時間,物業投資相對下成為一個較為穩健及高息回報之抗 通脹工具,所以筆者認為破九七價並不是甚麼洪水猛獸,甚至需要響起警號。 不知各位可曾留意在一些傳統的豪宅地段,其實早在幾
資金抽緊,息率上升,不可不察!
在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的模式上,有所謂“Crowding-Out Effect”(排擠效果),意思是指政府額外增加支出來推動經濟,副作用是會令利率上升,繼而令民間企業減少投資,政府亦間接奪去了私人市場的資源及空間。 在香港的日常生活,此種現象亦有不少,最普遍的例子,莫過於自放寬自由行以來,鐘錶珠寶行在旺區越開越多,而且售貨員均操流利普通話,
苛政猛於虎?
5月份政府推出九招十二式管制新樓措施後,令大部份置業人士「直覺」政府出手干預樓市,預期樓價將 會大幅下調,甚至有部份傳媒預期樓價將會回落10-20%。事實上,是次政府出招的方案主要針對一手新樓銷售的透明度,令買賣過程更公平、公正及公開,主 要目的只為增強置業人士的信心。 對二手市場,政府一向抱觀望態度,讓市場可自由發展、自然調 節,經過一整個月對樓市
香港人的置業心態?
筆者最近剛到過法國南部近尼斯附近一帶旅遊,當地除了風景優美外,其溫度及濕度亦很適中,令人感覺舒服,在風和日麗的環境下,享受法國美食實在是一樂也! 基於優美的環境,亦助長當地的樓市。當地地產代理之多,絕對令筆者驚嘆,以一個旅遊城市而言,幾乎走在每一條主要街道,都設有不少行家的地舖,而且均駐守在當眼的位置,若以種類劃分,餐廳的數目應佔最多,
6月大不同
自今年4月政府推出多項樓市措施後,不少準買家都抱著“睇定D、等跌定先入市”的心態,致樓市隨即 稍為降溫,5月份全港各區成交價量均有所下調。6月份向來是零售、旅遊及地產業的傳統淡季,適逢四年一度的世界盃亦在6月份舉行,根據土地註冊處的買賣成 交量顯示,在過往多屆世界盃舉行期間的住宅成交量,均會分別按月下跌2-3成,6月份對於地產業來說,
租金券較重建居屋可行! (下)
上期提到,前測量師學會會長潘永祥先生於一個論壇上,為居屋資助的性質作重新定位。經過潘先生分析,原來居屋業主只是獲得租金的津貼,在置業方面等同沒有獲得樓價資助,所以實際一點,倒不如直接由政府對有資格購買居屋的業主,以租金券代替購買居屋,因為只要符合資格便可以獲得資助,同時,一旦其經濟情況改善,大可以停止發放租金券,有效地運用資助,這較提供居屋單位更為公平。
租金券較重建居屋可行! (上)
居屋應否重建?在社會中,不同人士有著不同觀點,引起極大的爭論。反對重建居屋的論點,部份是由於用以興建居屋的地皮乃社會的寶貴資源,這些土地經拍賣得來的款項,可以造福整個社會,但若選擇將土地興建居屋,得益的只是一小撮居屋業主,連出售對象都是依賴抽籤來決定,並不保證可以售予最有置業需要的家庭,一切純粹依靠運氣,有欠公平。 再者,居屋買家只要在
卖房 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