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股市 K型樓市 K型社會

 

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指數(SPX,下稱標普)由今年 2 月 19 日創下新高: 3,337 點,卻在同年 3 月 23 日又大跌 2,237 點,實現了歷史上最快的跌幅。但經過 6 個月的反覆上升,標普在 9 月 2 日又創出歷史新高點:3,580 點。表面上是典型的「V」型反彈,在疫情仍未受控、經濟大幅萎縮、失業人士倚靠政府救濟的社會背景下,實情是「K型」走勢,標普排名前五位股票(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 及AlphaNet)佔指數成份 23 %。這些科技巨人因疫情而變得估值更高,都是市場贏家。反觀其餘舊經濟業務:餐廳、戲院、酒店、旅遊、零售,股價都是大幅回落。若扣除這五個科技巨頭,標普回報肯定是「負數」!

 

香港的恆生指數同樣地在年頭 1 月 17 日突破 29,000 點,是今年高位。3 月 23 日下跌穿 22,000 點,至 9 月仍然在 23,000 點左右徘徊,皆因恆生指數成份內缺乏科技股,但其間科技股卻大幅跑贏恆生指數,程度跟美國差不多。

 

相對於股市,香港的樓市卻明顯出現「K 型」走勢。在疫情影響之下,工商舖的租金及售價大幅下跌。相反,住宅物業的售價,尤其是 1,000 萬元以下的住宅,卻能保持平穩,這當然是受按揭政策放寬政策影響。

 

美國的量化寬鬆及低息政策令科技股大升,香港受聯繫匯率影響,當然也是低息環境,貨幣供應 M3 仍不斷上升,配合按揭政策令上車盤成為最佳避險資產!

 

其實, 2008 年美國金融海嘯以來,不斷的量化,不斷的增發鈔票,擁有資產的人,可以輕輕鬆鬆獲得銀行貸款,享受低息資產升值,財富進一步增加。相反,沒有資產的階層,固然享受不了資產升值帶來的好處,更受疫情的打擊、失業率急升、工作朝不保夕、居住空間越來越細、社會的貧富懸殊越演越烈,形成「K型社會」,民心不穩!

 

無論 K 型股市、K 型樓市或者 K 型社會,都不是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形態,必須經歷較大的調整,無論經濟及社會都會面對較大的動盪,投資者宜加倍小心,不宜太冒進!

 

 

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

主席及行政總裁李峻銘

Online Listing Find Property